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文明交流要多讲共性 更要变成日常

2023-07-06 21:55: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题: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文明交流要多讲共性 更要变成日常


(资料图片)

记者 童笑雨

“当下我们更多着眼于文明的多样性,反而忽略共性。其实在文明交流中,后者同样重要。有了共性,就会有共同语言,也能减少文明的隔阂。”7月6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雅典卫城”中希文明对话活动的一部分,“中希文化艺术的互鉴、互融”分享会于7月6日在浙江杭州余杭良渚举行。

现场,徐天进针对“美美与共: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这一话题进行分享。他提到,文明交流要多讲共性,更要变成日常。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徐天进 活动主办方供图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被称为“中华第一城”。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当中最著名的是帕特农等各座神庙。

在很多人眼里,良渚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截然不同:一个位于东方——中国的长三角地区,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一个在西方的爱琴海沿岸,贸易商业发达。

作为“探访于古今之间”的考古人,对于文明的解读,徐天进有不同的视角。

瑶山遗址公园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他认为,从资源和社会、技术和文明、信仰和艺术这三组关系来看,两个文明有很多共性。如两个文明都有对美和艺术的崇尚。“崇尚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可能来自信仰。”

此前,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宫殿东侧发掘了长短不一的巨型木构件,最高的达17.2米。考古学家们推测这是良渚先民祭祀之处,或是“王”接受朝拜的地方。而在万里之外的希腊雅典,由巨石建造的神庙也同样宏伟。

徐天进表示,虽然因地理环境或信仰的不同,良渚与雅典的建筑在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有差异,但背后都是信仰的体现。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中希时报王洪普 摄

将视野拓展到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会发现,它们和中国文明一样,都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过渡。

又如古人喜欢在石制品上刻画,认为这是一种恒久的记录,谓之“金石永寿”。而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大量的石窟遗存,这体现的是文明对永恒的追求。

“文明是趋同的。”徐天进说,在文明交流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更要关注、认识共性。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不同文明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本质相同。“这样会少一些偏见,交流也更顺畅。一味强调差别,可能会适得其反。”

小莫角山遗址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在徐天进眼里,这也是此次活动举办的初衷:让良渚和雅典先“握手”,在交流中发现共性,拉近距离,最终成为好朋友。“朋友要常来常往,文明交流也是。要持续下去,一次对话肯定不够,而是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日常。”

他认为,艺术、展览和学术互动都是很好的方式,都能展现文明之美,但最优解还是实物展示、实地探访。“不来莫角山,没有去过瑶山遗址,只通过照片很难有身临其境的震撼之感。就像美食推荐,无论文字再怎么优美、图片再怎么逼真,都没有亲口品尝印象深刻。”

据悉,本次分享会由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报主办,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浙江分公司承办,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协办。(完)

关键词:

X 广告
公司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快递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