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速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路径

2023-06-27 11:17:21 来源:中工网

原标题: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路径

聚焦绿色低碳前沿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实现深圳“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深圳需围绕打造数字化、绿色化“双化”标杆、强化统筹管理、增强需求牵引、完善金融体系等四方面强化“数字引领”推进“绿色发展”。


【资料图】

“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数字化、绿色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深圳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的落实与推进,深圳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数据显示,深圳在经济总量高居全球城市前列的同时,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均处于我国各大城市最低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聚焦绿色低碳前沿发展趋势,运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资源优势,实现深圳“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任务,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深圳需围绕打造“双化”标杆、强化统筹管理、增强需求牵引、完善金融体系等四方面强化“数字引领”推进“绿色发展”。

打造“双化”标杆: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点片区,发展核心技术

一是推动“蓝”“绿”融合发展。国内外科技企业利用自然冷源的数据中心实践效果显著,可以将海洋作为自然冷源,在海底布放高能耗数据中心,充分发挥海底数据中心省电、省水、省地、高安全、快速部署等优势,推动海洋工程与数据中心新基建融合发展。同时,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的国际航运枢纽,推动盐田港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港铁联运”。针对海洋能源产业,打造深汕合作区海上风电基地,加强对潮汐能、可燃冰、深海矿业、深海油气等海洋新能源的跟踪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二是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载体。以前海为突破口,立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集聚区、大空港海洋新城等四大片区功能定位,推动数字化绿色化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在前海集聚,强化深港合作,创建“中国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充分发挥“深圳国际低碳城”低碳产业聚集效应,汇聚绿色创新企业和技术交流平台。同时,大力开展气候友好型社区建设、零碳公园和近零碳示范社区等项目试点,以社区为单位对碳源分布、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总量控制,形成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全社会碳清单,打造绿色名片。

三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数据显示,全国各大城市中,深圳在数字技术密度上排名第一,但是在绿色技术密度上排名第七。可在前沿技术研发上,支持企业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基础性研究,加大颠覆性生产工艺与替代产品创新力度。通过培育、打造氢能应用场景,布局氢车运输、加氢站、光伏制氢等基础设施,实现从港口原料到生产制造的“零碳物流”。加快新一代核能技术、新型高效硅基光伏电池等超高效光伏/光热技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场、潮汐能等关键技术突破。

强化统筹管理:加强部门协同,构建信息制度,健全碳普惠体系

一是加强“双化”部门协同,发挥政策联动效应。设立市级“双化”协同机构,整合现有政策,打造“一站式”政策目录,统筹具体协同政策的制定、资源协调、资金部署和应用推广等,提升政策执行水平,以点带面打好“双化”协同发展的政策组合拳。同时,针对协同中具体涉及的技术创新、标准体系完善、重点领域协同试点示范部署等,明确各部门权责分配,促进部门间信息共享、政策协同,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联合区司法局、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组,对生态环境合规整改工作落地成效进行考察验收。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信息披露制度。利用深港通机制,以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为基础,制定两地互认的ESG指标,探索建立统一发布绿色项目清单、认证目录和交易信息的“双化”共享信息系统,引导企业定期披露绿色项目信息,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建立市级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企业、地方政府和部委平台互联互通,提高数据统计核算的效率、准确度、可信度和可追溯性,实现“能源+双碳”数据汇集。

三是进一步健全碳普惠体系。充分发挥深圳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优势,围绕智慧交通、在线医疗、电子商务等低碳生活场景,推进碳普惠平台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打造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创意应用小程序,丰富碳积分换取绿色消费优惠的模式,引领全民低碳生活的社会新风尚。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 要进一步整合低碳要素,科学设计制度标准和减排量核算方法,建立健全评估评价体系。要更加注重便捷高效,建立个人低碳生活平台,广泛对接各类碳普惠项目和应用场景,让市民群众及时感知降碳行为的成效。同时拓展碳普惠消纳体系,推动各类主体消纳碳普惠减排量,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行动,完善碳普惠支撑体系。

增强需求牵引:加强政府采购支持,发挥企业力量,培育市场需求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上楼”,引导建筑业“双化”发展。目前,宝安区新建民用建筑已100%落实绿色建筑标准,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督促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条例规定以及标准规范,对具备“双化”协同特征的设计方案、工艺、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在评分标准的权重和评分细则的分值上给予侧重,鼓励在各类政府工程、PPP模式中采购绿色制造原料和产品,实现量质齐升。同时,在项目报建和施工过程中,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引导鼓励既有建筑安装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并将能耗数据实时传输至市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

二是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1万家,是“双化”协同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依托国企技术、人才与资金优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建设“5G+数字工厂”,大力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借助绿色制造推动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支持上下游企业基于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高水平打造“双化”协同供应链体系,推动深圳制造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

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市场,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一是建设面向全球的绿色金融市场。加快绿色基金、债券、股权融资、基础设施REITs等金融市场建设,对接深交所和上交所南方中心等资本交易平台,积极发展蓝碳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支持绿色企业在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发行债务融资,引导各类资本加大对企业的股权投资。

二是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研究绿色金融相关评估定价方法,发展碳资源领域绿色金融及其衍生品,开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挖掘提炼绿色金融产品案例。

(王方方: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执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宇: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特邀研究员)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关键词:

X 广告
公司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每日快递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