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之变中,有为规定性作基础,而规定性则是对他物的关系。反之,进行反思的运动则是作为自在的否定那样的他物;这种否定只是作为自己与自己相关的否定时,才具有一个有。
所以自在的否定,它实际上是作为自己与自己相关的否定才具有意义,就是自在的否定作为反映运动,它不是某物或它物,那样就是一个有现成在这里,然后它携带了一个否定,它否定了另一个有。这样的一个否定关系,这是一种最低级意义上的,类似于斯宾诺莎那里模态之间外在否定的联系。反映运动这里由于每个规定自在的就是整个活动,所以他的否定就不是否定他者了,也意味着他者不是外在于他的,他自己就是那里的他者。
【资料图】
所以这里否定就变成了自身相关的否定,每个规定只有作为自身的他者,作为自身否定时,他才有他的存在,也就是他的有整个就在于他自身了。所以我们会注意到,黑他完全不是像一些后现代所指责的,是消除了他异性或者不注意他者性的一个哲学家。恰恰相反黑格尔他就是从有论到本质论到概念论,彻底把他者性的这一面发展出来,最后其实是说他者性是自身性的一个堆成的条件,而且“他所以之为他者性”才是自身规定。
同样的,后面还有类似的,就是外在性作为外在性才是真正的内在性,黑格尔一直是这样的思路。所以你会注意到他整个强调的其实是自身区分,所以我们注意,就是到了反映这里,即“你是你自身”这里,你这里的“是”体现为一种内在的自身关系,我们现在就进一步看到这样一个内在的自身关系。它就是一个内在的差异化,就是你自己通过成为一个他者才能是自己,这里也会涉及到一个很悖论的逻辑。
常识很难理解,常识会认为首先有一个你,然后你成为了一个他者,这样才能成为他者。然后你们注意到迪特亨利其实他自己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会认为自我意识要成为一个他异性的意识,首先要预设自己的同一性。黑这里其实是相反的,所以迪特亨利就不太好理解这一点了。
黑的意思是任何自身都是回溯性的,你已经差异化,也就是上面讲的已经异化以后,在这具体规定中你才能把自身把握为自身。所以自身它不是一个异化的前提,相反自身是异化的结果。自身相当的否定性就是这样一个原初的异化,我们这一点就是谈论上帝的时候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认为上帝一开始就有个固定的自身的话,你永远理解不了一个自足的上帝,为什么?上帝的创世其实就原初异化的活动,上帝它异化为世界,这样才能作为一个超越的上帝存在。
这就是黑格尔解读基督教的时候也会用这样的一个逻辑,这就你会注意到和费希特,还有谢林会有一些区别。他强调这样一个差异化,所以这里我们就看到自身相关的否定,就意味着否定和他异性无关。在有论里,就是你否定了他物,而在本质论里,一旦有了一个自反性的维度,以后否定就不是外在否定的他物,否定本身就是他异性。
而否定这样一个差异性恰恰构成了任何自身性,因为任何一个自身、任何一个映象它都是通过否定性的运动构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就发现整个映象的存在或有它不是现成有一个直接性,而是自身相关的否定性或者自身差异化的运动。所以此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为什么映象它是有无限的运动,因为它会不断的差异化,它不会说有返回到一个自身就封闭起来,就什么也没有了,它自身就在于它的差异化的过程。
现在把这一点联系到我们每个人,其实就好理解了:这一个人的人格性不在于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是固定不变的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新东西了,每个人的人格性就在于人格上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人是只能成为自己”这句话很有意思。就人不是现成的,有一个自己,然后外在具有各种各样的属性,人是自我成为的,你只能成为自己;而你要去成为自己说明你还不自由,你还不是那个自己,他是在未来被实现的。
这里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一个无限的潜能,除非他是一个有论意义上的一个物或者本质论意义上的比较有属性的事物。这是黑其实预示了后面社会学或现象学的一种模型,就是没有建成的人格性;人格性的特征恰恰在于它是生成,是成为自身的过程。
所以我们注意,黑格尔的否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因为否定其实就是规定,但是规定可以是外在规定的模型:就是某物规定它物,然后这里其实无论是某物还是它物都是缺乏规定的,因为他们的外在规定就意味着先有一个某物,他是在这里的,然后有一个他物,他是在这里的,他们相互规定是他们的外在属性,然后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这样的某物在这里它的存在是什么。
所以整个你会发现康德由于逻辑缺乏自反性导致有个物自身,而黑格尔他整个就是把物自身这样的现成的直接性这样一回事给解构掉了,存在就是自反性,没有一个现成的存在,那作为自反性的存在,它也就不再是一个直接的否定了。而是自身相关的否定就是否定,既是规定又是自身规定,所以这里就有着自身规定的逻辑,那我们刚刚说的“你是你”,这里是个自身关系,而且这自身关系就在于你是什么,只能通过你自己的规定才能实现出来,它是你自己把自己规定出来的,而这样的规定就体现为你是自己否定自身的。